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石化成立35周年,党的十九大带领中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40年里,我们遇到过困难、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在中国石化销售华东分公司陈山油库,也有一代代石化人用自己的默默耕耘讲述着油库40多年历史变迁的动人故事与传承精神。
陈山油库始建于70年代初期,成立之初是未解决当时8亿人民的穿衣问题。党中央决定在上海金山卫筹建石油化工厂并在浙江乍浦建设配套码头和罐区,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圈定的重点工程。40年,中国从站起来到逐步富起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契机;40年,陈山油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面貌一新的姿态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翻开泛黄的油库初建工程资料,我们感慨万千,陈山油库的创建开创了很多的奇迹,也记录下了建设者们在艰苦条件下攻坚克难的卓越精神。陈山所处的杭州湾是有名的强潮海湾,风大、浪高、流急、潮差大,水文情况极为复杂。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设想在此建造“东方大港”,但未能实现。鉴于陈山地形地质等条件复杂,特别是5万立方大型站罐的设计在当时的国内是第一例,因此最后确定的设计的具体方案为我国第一座大型油罐的设计开创了先例。
1973年10月,建港队伍进场,当时陈山工地一无电,二无水,三无路,怎么办?没有电,他们就点起煤油灯;没有水,他们就一桶桶挑上来;没有路,劈山筑路创造条件。1974年3月16日,第一根引桥钢桩扎入了海底,又开始了另一场抢时间、保质量的艰苦战斗。建港工人和工程设计人员贯彻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建设方针,在一年零四个月的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解决了一万两千余方混凝土浇筑、海上打桩,远距及夜间测量等各种难题。5万立方油罐在国内是首建,为了把住质量关,使直径60米,圆周190米的基础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在当时缺乏测量仪器的情况下,他们用一根自来水管和麻绳作引尺,测出的圆周距离误差仅5毫米。在油罐基础建成后,经过验收,验收组一致给出评价:油罐基础“横平竖直,平面光洁”!
在油罐基础施工的紧张阶段,正逢大雨,塌方严重,工程队冒着塌方的危险坚持冒雨战斗,一边将塌方的松土挖掉,一边用毛石混凝土灌浇填层。当时大庆油田来支援的67岁技师凌师傅,一到工地就冒雨赶到施工现场了解情况,一直到深夜,和施工队伍一起研究怎么样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他把石化人的这种精神留在了陈山油库。
正是有了这些前辈先驱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才有了改革开放40年美丽的陈山码头和它的巨大成就。那我们现在有什么理由不踏踏实实干好实事、留福后人呢?
油库有的老员工也参与了陈山最初的基本的建设,住着简陋的工棚,盖房铺路、种树栽花,陈山每一条路都留下他们的汗水足迹。基本的建设结束后,他们是首批立足到各个岗位上的员工,学流程、学技术,当时的他们靠着引进设备的技术规格书,找资料、找规范,从成功中提炼经验,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断摸索,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也带出了一批批的岗位能手。这些徒弟现在也成为了油库的中坚力量。这些老人回到陈山至今都能骄傲地指出哪棵茁壮的大树是他们当时亲手栽下的,他们感慨着油库环境变美了,各方面条件都更好了。但他们依然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最初引进的设备性能参数,兴致勃勃地述说哪一次台风他们集体在机泵房挽着裤脚淌在水里排水。他们把心留在了油库,把大半的青春留在了油库。油库的这些老人有着石化人共有的把企业当自己的家来经营、来珍惜的使命感。树高千尺不忘根,同样我们在感受新生活的今天,也不能忘记追忆旧日的这种传承,不能忘记这种使命感,这是油库的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石化人。
40年来,几经改扩建和功能转换,陈山油库从最初仅未解决吃饭问题而建的原油站,到今天成为以“为美好生活加油”为使命的成品油罐区,它完成了历史性的演变。罐容量和吞吐量不断攀升,功能逐步强大,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进步给油库的员工带来了根深蒂固的转变,但不能改变的仍是他们心中那抹不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18年,销售华东分公司为响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战略性规划,做好国内外成品油资源的统筹平衡,为集团公司市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求陈山油库完善出口功能,打通成品油出口流程。从流程打通到4月25日首次中转出口柴油成功,仅历时三个多月。这期间,公司上下一心,凝聚了多少员工的心血。销售华东经营管理处及油库党支部的党员干部们充分的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协调、参与研讨。其中仅完善陈山油库出口功能这一前期工作,列出的项目销项清单大大小小就有几十项,从和当地政府沟通、计量设备的安装校验、工艺改造、完成大流量发码头的运行测试到清罐收油,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油库的各个部门,所有人都不遗余力,尽心尽责地完成好自己的一份责任。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因为一旦一环脱节就影响了其他工作的进度,大家都拧着一股劲,确保自己的工作赶在时间节点完成。油库的班长们更是不分上班和休息时间,随叫随到,或调整方案,或运行测试,或加强操作演练,首次中转那天班长们更是全员到场,一方面生怕人手不够关键时刻能帮忙,另一方面辛苦了多时也想见证这成功的一刻。
2018年4月25日,首次柴油中转出口圆满完成,陈山油库做到了!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没有人计较这几个月的得失,有的只有喜悦与自豪。这就是陈山油库一如既往传承下来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石化的改革发展经历了辉煌的历程,陈山油库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成就了油库自己动人的故事。可能普普通通,没有惊艳之处,可细细回望也有着动人的细节:
——有的员工时时为企业着想不断涌现出“金点子”,为油库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这不是靠灌输心灵鸡汤喂养出来的,更不是空洞的口号喊出来的,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传承精神与企业环境培养出来的。40年来不管改革开放过程中局势如何变化,总有一批人对自己的岗位责任言传身教,后辈们耳濡目染,在这种环境中被启发、被带动,无形中形成了油库人自己的文化。
企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都需要有责任心的担当,只有敬畏自己的岗位,每个人才会做的更好,企业的明天也才会更美好。陈山油库在为人民更美好的生活增光添彩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40多年的薪火相传,希望油库“踏踏实实,无私奉献“的接力棒继续传承下去,能跟后人继续娓娓讲好油库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