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大公国际”)总裁应海峰在“2023中国信用高峰论坛暨2023大公国际年度论坛”上表示,当下本土评级机构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债券规模的“倒挂”现象日益凸显。本土评级机构的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须始终以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准备经受国际市场风高浪急的重大考验。
应海峰表示,近期,发生了穆迪调降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万科等多家优质房企评级的情况,充分说明评级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工具,本土评级机构必须直面外部压力和挑战。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发行各类债券52.8万亿元。截至9月末,国内各类债券余额153.9万亿元。
应海峰认为,近年来,本土评级机构在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持续地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但整体成效有限。本土评级机构尚需逐步提升自身在世界评级界的影响力。
应海峰称,中国评级机构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在我国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外部环境更为复杂背景下,作为债券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信用评级一方面在揭示和预警信用风险、完善风险定价,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争夺金融市场定价权等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掌握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方面更具重大意义。
应海峰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土评级机构经受国际长期资金市场的考验相对较少、技术能力也缺乏相应的检验。因此,本土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将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深化的话题。在短时间内没办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评级行业需要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相协调,做好顶层设计,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金融高水平发展切实深入到国际化发展中。中国信用评级体系是一种舶来品,目前还未形成自身的特色。
在国际主流长期资金市场上,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长期掌控国际评级体系的话语权,整体市场占有率超过90%,在全球评级行业处于垄断地位。
谈及当下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的痛点,应海峰表示,中国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要卧薪尝胆、砥砺前行。在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当下,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在自身市场占有率低、国际评级认可度低、评级业务开展范围小等条件下,国际化向前迈进的任何一步都显得格外不易。
应海峰表示,本土评级机构在服务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想要在海外主流金融市场上立足难度比较大。可以另辟蹊径,第一,借道金砖国家之间的信用评级合作是我国评级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突破口,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国家等后发优势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市场,利用好我们的熊猫债市场,是本土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道路的一个方向。第二,要讲好中国故事,护航中国企业“出海”,把优秀的企业推向国际长期资金市场,用国际评级语言帮助国际投资者更加客观、更加合理地看待被低估的国有企业,提升中国企业在海外长期资金市场的信用水平,持续降低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融资成本。